《人在红楼,柯学破案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顶点小说网dingdian5.com
只消一句话,便让吴业来了兴趣。
他伸手,示意对方坐下说。
尊卑有别,杨护卫岂敢上榻正坐,只得半边屁股悬空坐在榻侧。
前天他在冯渊院子医治的时候,那乡绅李明奎和一众村民就给他聊了半天,在县衙又与师爷聊了许久,各方综合解开了关键疑惑。
杨护卫开口说道:“那溧阳薛家,掌家的是三房薛明森,在《三瓶案》的第二天一早,就拿着三千两现银,一路敲锣打鼓地送到那梅林村冯渊家。”
吴业自是人精,短短一句话便品出了此事不同反响之处。
他轻轻拍了一下榻桌,“这薛明森,果然歹毒啊。”
“后来呢?”
杨护卫笑笑,“但他怎知,他的银子前脚一到,冯渊后脚就将这三千两,捐给了当地的学堂。
“太和乡范围的学生只要来上学,不论大小,每人每天都有一个铜板,去考试还给盘缠。”
吴业听闻,细细一琢磨,眼里精光一闪。
双手轻轻一拍,肯定的说道:“这步棋妙是妙。”
他思索片刻,“但这三千两他如此大方给了出去,岂不觉得可惜?”
杨护卫解惑,“吴大人不知,那太和乡的老乡绅,李明奎李举人也是个执拗之人。
“听这冯渊捐了学堂,便一心认定他就是一个德行兼备之人,还专门以此写了封举贤书,保举冯渊做了太和乡的乡绅。”
吴业听闻,表情一震,“举贤书?”
这古早的名字,他都有很久没听过了。
不过细细琢磨,突然噗呲一笑。
“这做事风格,倒是符合李明奎那种老学究的风格。
“这李学究我听说过他,此人在吏部都是个笑话,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,当年为了二两银子得罪了吏部,冷板凳坐了几十年,连个县丞都没排给他。”
感慨完,他偏头又问道:“那这口气,薛家岂能善罢甘休,然后呢?”
杨护卫此时摸出怀里的一个判牍,“所以,这薛家后面又造了一起案子,便是溧阳县托我待呈,希望大人下发金陵海捕文书的溧阳县《挂尸案》。”
听闻这个案件名字,吴业一愣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