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渣攻王爷追妻记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顶点小说网dingdian5.com
“哥哥,轩儿死了。”
碳化的木箱里,躺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小婴儿。死因是窒息,但爆炸后的大火灼烧了尸体,婴儿的手脚都已经碳化,面目也已模糊难辨。
“他还差六天才满半岁。”
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,他只是个无缘世间的小生命,但对至亲来说,却是终生难忘的锥心之痛。
李应亭解下腰间匕首放进去,给婴儿盖上白布。
箱子合上。
眼前陷入一片黑暗,只剩远方一点零星光火,在风中跳跃着、跳跃着……忽然一阵狂风袭过,火光熄灭了。
在长长的、令人窒息的黑暗中,不知独自一人狂奔了多久,远处终于又出现一点微弱的火光,他迫不及待地伸出手,紧紧地、欣喜地、再次把那微弱星火拥入怀中……
温暖,又重新笼罩了他。
不,不!又起风了……
屋内的炭火突然“噼啪”一声,卓既白睡意朦胧地抬起头,不知自己何时趴在床边睡了过去,旋即鼻尖好像嗅到一丝血腥味,心中顿时一惊!
他半直身子,赶紧向床上望去。只见李湛轩躺在床上,枕边放着避灾铃,睡颜安稳。确认儿子伤口并未裂开,他才放下心来。
窗前案几上放着铜壶小火炉,卓既白起身去倒热水。为了通风,窗户拉开一条缝隙,他推开窗户一角,雪花顺着寒风飘进屋子。
黛青色的天幕下,厚厚的积雪像是给业都的屋瓦桥路盖上一层白色的棉胎。
当初李应亭舍弃前朝旧都,改换襄城,便是因为此地得天眷顾,浑然天成便是梯形坐落。将皇城建于此处,推窗可见万家灯火,俯瞰全城,颇有睥睨天下之感。
不知不觉,自他们改换都城至今,已经过去十余年了,这十余年里,业都从一个小小的州府城池,到如今振威天下的都城龙脉,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数不清的农田化为屋舍、道路和官衙门署。纵横的溪流河道被填埋成酒家青楼。就连荒无人烟的石头坪,也成了如今拥挤不堪的贫民巷。
卓既白缓缓扫过“天下”的一景一物。
新年将至,许多人家的屋檐下挂起了大红灯笼,漆黑夜幕下也清晰可见灯笼上的积雪。
坐落帝都的一百零八坊内,最闹腾的是翠烟坊,还是一如既往地通宵达旦,彻夜不眠。最巍峨的是锁子塔,高.耸入云,给一旁的大通坊留下一片阴影。最冷清的是石磨坊,那里囚禁着前朝的王室宗亲,最高的阁楼里放着一双眼睛,李应亭发誓——要让这双眼睛的主人看他李氏江山千秋万代。
离早市还有一段时间,业都大街上却已然车水马龙。
造反者胡儿赤的人头就悬挂在最显眼的地方,与他为伴的还有所有伤害他儿子的叛贼首领!人头密密麻麻连成一线。
但这些可怖的东西并没有影响老百姓的生活,他们该吃吃该睡睡,沿街的方格生意比以前只好不坏。
看过业都大街的繁华,卓既白的视线落在了相隔不远的双桥,这两座桥贯穿东西南北,落雪后更多了几分江南美景的味道。一旁的望心湖虽然结冰,雪层却不厚,远远望去,仿佛棉花毯子上一个漆黑的烫洞,而这烫洞中心圆圆的棉絮,便是天下学子心驰神往的落椿书院。再往远走,可以看到红砖碧瓦的高大祠庙,仙教的信徒们正在焚香祷告。
就是这些众生烟火凝成了天下。
卓既白关上窗户,将铜炉内的温水倒入杯中。
一回头,李湛轩正靠着软枕看书,还是那副不耐烦和淘气的表情,好像让他学习是什么坏事,只有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才能让他高兴。
卓既白的心猛烈跳动起来。
宫女送来官服,一声“中书令”点破幻像。铜壶掉在地上,宫女们下跪惊呼,众人围上前来帮他擦拭,但他却不觉得滚烫,甚至觉得今生没有一刻比此时更为寒冷。
李湛轩仍然躺在床上,闭着双眼,睡得仍像孩提时一样安然又静谧,十几年来似乎并无区别,却又什么都改变了。
压抑的情感再难禁锢。卓既白喝退宫人,单独喊来李湛轩身边的掌事宫女竹意。
“上次户部卓大人来的时候,你见过他,对吗?”
竹意点头,这丫头在宫中并非美人,却胜在成熟老练,遇事绝不慌张。
“你替我把他叫来,我……”
他的嘱咐还未说完,一个清亮又熟悉的声音从屋外传来。
“中书令,你要告假?怎么不直接找朕?”
门一开,鹅毛似的雪花飞到炭盆上,宫人们秫秫往后退,半低眉头,不敢直视这位半生征战的天子。
李应亭一身戎装,按着青钢剑,大步流星地走入房中,伸手一挥,宫人们自觉退下。待房门掩上,只剩两人,李应亭才卸下一身威仪,略带疲惫地靠着椅子坐下。
“这还是朕认识的那个中书令么?”他开始卸甲,“你心里有的是公理,有的是正义,却唯独在幺儿身上自乱阵脚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神奇的小C君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顶点小说网dingdian5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